"中国-加勒比经贸合作论坛"举办时间:2005年2月 贸易展举办时间:2005年2月
当前位置: 主页 >  相关专题 >  中加经贸合作 >  正文

中国与加勒比地区的经济贸易关系
2004-10-29 14:53
  加勒比地区地处南北美洲之间,共包括16个独立国家和13个未独立地区。目前,中国与加勒比地区10个国家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其中,古巴是加勒比地区第一个与我建交的国家;圭亚那、牙买加、特立尼达和多巴哥、苏里南、巴巴多斯、安提瓜和巴布达六国在七十年代初至八十年代初相继与中国建交;1997和2004年中国又先后与巴哈马、圣卢西亚和多米尼克建交。目前中国同加勒比地区的国家和地区都有经济贸易往来。在同中国建交的10个国家中,有5个国家(古巴、苏里南、牙买加、圭亚那和特多)同中国签订了贸易协定。有5个国家(古巴、牙买加、巴巴多斯、特多、圭亚那)同中国签订了相互鼓励和保护投资协定,有4个国家(古巴、牙买加、巴巴多斯和特多)与中国签订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此外,巴哈马与中国签订了海运协定。这些协定的签署,使双方的经贸交往得以在稳定的框架下进行,有力地促进了中国与相关国家的经贸关系。

  近年来中国与加勒比地区贸易往来增多,经济合作活跃,中加经贸关系处于历史发展最好时期。

一、双边贸易

  据中国海关统计,2003年中国与加勒比地区的贸易额达14.2亿美元,同比增长30.1%。其中中国出口10.8亿美元,同比增长21.8%;进口3.4亿美元,同比增长67.1%。2003年,中国在加勒比地区的贸易伙伴中,双边贸易额超过1亿美元的有5个,依次为古巴(3.6亿美元)、波多黎各(2.4亿美元)、牙买加(2.1亿美元)、多米尼加共和国(1.5亿美元)、巴哈马(1. 2亿美元)。

  中国与加勒比地区的贸易中以中国出口为主,主要出口产品包括:机电产品(4.89亿美元,其中船舶出口1.54亿美元),轻纺类产品(4.26亿美元,其中纺织品1.82亿美元,服装1.4亿美元)、化工产品(8687万美元)等。中国从加勒比地区进口的主要产品包括氧化铝、沥青、原木及海产品等。

二、相互投资及经济技术合作

  根据商务部业务统计,截至2003年,经国家授权部门批准并在商务部备案的中国在加勒比地区投资企业共有102家,中方投资总额为7633万美元。其中,2003年新批境外企业8家,中方投资总额为434.5万美元。投资对象包括:苏里南、安巴、圭亚那、开曼群岛、维尔京群岛等,投资行业涉及资源开发、加工装配和贸易咨询等。2003年,以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中国水产(集团)总公司、清华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中国企业纷纷派出考察小组与加勒比地区企业界建立联系,洽谈合作项目。

  与此同时,加勒比地区在华投资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截至2003年,加勒比地区在华投资项目共10236个,合同外资金额752亿美元,实际投资金额357亿美元。其中,2003年,加勒比地区在华新设项目2507个,合同外资金额146亿美元,实际投资金额68亿美元。其中,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金融地位特殊,许多国际游资通过这里投向中国市场,2003年在外国(地区)对华投资排名中分列第2位和第9位

  在开拓工程和劳务承包市场方面,我国企业在加勒比地区取得新的进展。2003年中国企业在加勒比地区新签承包劳务和技术咨询合同111份,新签合同额3.3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9亿美元。截至2003年底,中国企业共在加勒比地区签订承包劳务和技术咨询合同总金额11.9亿美元,完成营业额7.9亿美元。

  同年,中国向加勒比地区有关国家提供了各类经济技术援助,举办了“第一期中国-加勒比地区部级经济管理官员研讨班”、“第一期加勒比国家公务员研修班”等人力资源培训。

三、高层互访

  2003年1月,时任国务委员的吴仪副总理率中国政府代表团访问了与我建交的加勒比英语八国,极大地推动了中加关系、中加经贸关系的发展。3月,圭亚那总统贾格迪奥访华,圭对外贸易和国际合作部长罗西随访,中圭双方召开了第8届经贸和技术混委会,双方签署了《促进和保护投资协定》、《经济技术合作协定》和《混委会会议纪要》。9月,来华参加第一期中国-加勒比地区经济部级官员研讨班的部级官员参加了在“9.8投洽会”上举办的“加勒比地区投资研讨和项目洽谈会”,吴仪副总理为“加勒比日”活动剪彩并为“加勒比地区投资研讨会”致开幕词;同月,苏里南财长访华。10月,巴哈马贸工部长应邀访华。11月,商务部组织的商务考察团访问了多米尼加共和国和海地。高层交往和经贸互访增进了中国和加勒比地区的了解,推动了双边经贸合作。
文章类型:         内容分类:



 发表评论:    笔名:    查看用户评论

查看用户评论】 【推荐给朋友】 【 】 【打印

商务部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商务部网站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商务部网站”。
2、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转载”、“文章类型:编译”、“文章类型:摘编”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